总裁文学网
郑晓蔡至远杨东文 异乡人完结版在线阅读

异乡人

作者:佚名

主角:郑晓蔡至远杨东文

分类:现情

连载中 | 2024-06-26 11:07:07

在线阅读 下载阅读

经典高分小说《异乡人》是知名佚名创作的现代言情小说,主人公郑晓蔡至远杨东文,故事情节总是引人入胜,精彩纷呈。月亮升起来了,空气也冻住了。 郑晓握紧了方向盘,一踩油门,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车子飞驰出去。郑晓幻想着自己化身手握重剑的武士,一招出击,划破这冻僵的空气,也划破这令人窒息的生活。 郑晓是渚州市至远广告有限公司策划部的总监,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带领几个下属按照客户要求完成广告策划。郑晓算是公司的老员工,毕业就应聘到了这个当时只有五、六个人的小公司,从广告文案做起,一步步跟着公司发展壮大,终于在32岁这年坐上了策划部总监的职位,薪水也翻了几番,加上年底奖金,年薪能有近四十万。但这个薪水在渚州市也只能勉强算的上中等水平,没有父母的支持,要想在均价7万多的渚州市买房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至今郑晓还是租房一族,只是从最开始的城中村换成了小区房,从和人合租换成了整租。不过为了奖励自己,一向节省的郑晓,在年前给自己买了台车,终于免去了每日在地铁上被人挤到变形、化好的妆瞬间糊掉的苦恼。 今天周一,正是公司例会,公司老总蔡至远、副总蔡靖宇——也是蔡至远的亲侄子,以及销售部、策划部、媒介部等几个核心部门的总监、副总监齐聚一堂。 公司的客户资源一直牢牢地掌握在蔡至远、蔡靖宇两叔侄手上,所以销售部总监一直都是蔡靖宇兼职担任,任命了两个副总监,也是唯蔡靖宇马首是瞻。和销售部相比,郑晓管理的策划部相对独立一些,两位蔡总一般不会直接干预郑晓的决定,加上是公司的老员工,郑晓在公司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可郑晓发现,她的话语权,从媒介部总监杨东文进入公司后就在逐渐削弱。媒介部主要负责根据公司定下的方案以及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方案落地,联系各大媒体投放广告。去年年底,媒介部以前的总监离职,另谋高就,新任总监杨东文据说是蔡至远从酒桌上拉来的,传闻在渚州本地媒体圈混迹近二十年,人脉广泛。 老总蔡至远首先发言,郑晓看到蔡至远肥硕的双唇一开,便知道他的老套路又要来了——先是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然后谈理想讲情怀,最后… 月亮升起来了,空气也冻住了。

虐恋情深 宠婚 特工

《异乡人》精彩内容

  郑晓握紧了方向盘,一踩油门,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车子飞驰出去。郑晓幻想着自己化身手握重剑的武士,一招出击,划破这冻僵的空气,也划破这令人窒息的生活。

  郑晓是渚州市至远广告有限公司策划部的总监,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带领几个下属按照客户要求完成广告策划。郑晓算是公司的老员工,毕业就应聘到了这个当时只有五、六个人的小公司,从广告文案做起,一步步跟着公司发展壮大,终于在 32 岁这年坐上了策划部总监的职位,薪水也翻了几番,加上年底奖金,年薪能有近四十万。但这个薪水在渚州市也只能勉强算的上中等水平,没有父母的支持,要想在均价 7 万多的渚州市买房也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至今郑晓还是租房一族,只是从最开始的城中村换成了小区房,从和人合租换成了整租。不过为了奖励自己,一向节省的郑晓,在年前给自己买了台车,终于免去了每日在地铁上被人挤到变形、化好的妆瞬间糊掉的苦恼。

  今天周一,正是公司例会,公司老总蔡至远、副总蔡靖宇——也是蔡至远的亲侄子,以及销售部、策划部、媒介部等几个核心部门的总监、副总监齐聚一堂。

  公司的客户资源一直牢牢地掌握在蔡至远、蔡靖宇两叔侄手上,所以销售部总监一直都是蔡靖宇兼职担任,任命了两个副总监,也是唯蔡靖宇马首是瞻。和销售部相比,郑晓管理的策划部相对独立一些,两位蔡总一般不会直接干预郑晓的决定,加上是公司的老员工,郑晓在公司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可郑晓发现,她的话语权,从媒介部总监杨东文进入公司后就在逐渐削弱。媒介部主要负责根据公司定下的方案以及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方案落地,联系各大媒体投放广告。去年年底,媒介部以前的总监离职,另谋高就,新任总监杨东文据说是蔡至远从酒桌上拉来的,传闻在渚州本地媒体圈混迹近二十年,人脉广泛。

  老总蔡至远首先发言,郑晓看到蔡至远肥硕的双唇一开,便知道他的老套路又要来了——先是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然后谈理想讲情怀,最后提出更高要求,勉励诸位团结一致,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公司的未来而不懈奋斗!当然这段话会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变换不同的语言,再配合蔡至远声情并茂的表情,说到动情处,掉几滴眼泪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套说辞郑晓已经听了不下百遍,初入公司时还会心生感动,动情处还会陪着蔡至远一起掉眼泪。但现在已经麻木了,理想和情怀是资本家挂在我们这些打工仔鼻子前面的胡萝卜,为的就是让我们闻着香味不停转圈。

  郑晓面色淡然地欣赏蔡至远的“表演”,坐在对面的杨东文却是身体前倾,双目真诚地看着蔡至远,频频点头,时不时地还要插几句喝彩,带头鼓掌。郑晓心底里对着谄媚的杨东文翻了一万个白眼,但面上波澜不惊,跟着鼓掌、喝彩。

  在郑晓看来,打工就是打工,活干的漂亮自然有人赏识,所以工作之外,她从不拍领导的马屁,也不会多说献媚的话。

  可年过四十的杨东文却另有一番体会,杨东文从渚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便留在了本地的《渚州晚报》。那时候报社还是事业单位,要想工资高、福利好,就得混个事业编制。当年,年轻气盛的杨东文也和郑晓一样,认为凭着自己手中的笔杆子就能在报社站稳脚跟、一展抱负。可自己写的报道频频见报,每到入编的时候却怎么也没有自己的名字,要么是领导的亲属要么是跟上级走动频繁、虚溜拍马的同事,杨东文气不过去找领导理论。对着怒气冲冲的杨东文,领导始终和颜悦色,只是一再强调杨东文的判断是臆想,报社的入编流程一向公开公平公正,不存在徇私之嫌。

  碰了软钉子的杨东文憋了一肚子气回去,可等了几天却等来了一纸调令,杨东文被调到了发行部。从“笔尖担道义,妙手著春秋”的报社记者变成了管着十几个满身油墨味的临时工的发行部办事员,自负满腹诗书的杨东文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东文的儿子出生,本就不富裕的小家更加捉襟见肘。在妻子的咒骂和儿子的啼哭声中,杨东文开始绞尽脑汁地去找钱。为了增加报纸的发行量,原本不说一句软话的杨东文不能不弯下腰板去求人,原本滴酒不沾的杨东文不能不舍命陪酒。而就在觥筹交错之间,杨东文渐渐发现了他原本鄙夷的饭桌上令人陶醉的另一面。

  在这里,原本并不熟络的人交杯换盏立刻热情起来,酒过三巡,气氛高涨,大家开始称兄道弟,兄弟之情,订两份报纸自然不再话下。此刻,杨东文再恭敬地递上香烟、倒上美酒,很多订报之外的生意也就谈下了。当然,偶尔还会有三五红颜作陪,拉着嫩葱般的小手,发一通“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牢骚,在年轻女性星星眼的崇拜中,杨东文的失意和落寞便荡然无存了。

  就这样,杨东文在渚州市媒体圈各大饭局上周旋了十几年,发际线往后走,肚腩往前走。偶尔深夜回到家,瞥一眼柜上的诗书,杨东文打个饱嗝,读了半辈子书,要说有什么用,就是拍马屁的时候能引经据典、与众不同吧,用现代年轻人的话说,那叫吹出了彩虹屁。

  随着报社改制,编制也就无足轻重了,编辑也得指着卖报纸的吃饭,混到发行部副主任的杨东文日子反而比以前好过了。纸媒业全面进入寒冬前,杨东文已经跳了槽,去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销售主管,后来又接受了蔡至远的邀请,来到至远广告公司做媒介部总监。

  时代在变,但杨东文相信——关系不变。所以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杨东文就明显比郑晓“会来事”。公司谁过生日,他一定是生日歌唱的最大声的;谁要被上司骂了,只要他知道了一定宽慰几句;就连前几天公司前台嘉欣被当众求婚,忙着起哄拍照的也有他。

  “好!”蔡至远话音刚落,杨东文便一声大喝,带头鼓起掌来,“蔡总的话真是掷地有声,我是深受感动啊!一定克服困难,完成公司今年的目标!”

  郑晓颔首微笑,也跟着鼓起掌来。

  副总蔡靖宇布置完销售任务,大家开始商讨目前在做的几个策划案。郑晓走到投影仪前,简单介绍了手头几个案子的大致方向和进度,说到鸿英地产的文案时,杨东文插话了。

  “这个,小郑总监,我打断一下哈。”杨东文满脸堆笑,本就模糊的五官都挤在了一起,“我们前天和鸿英地产的王总吃饭的时候,”说到“我们”时杨东文加了重音,手向蔡总的方向抬了一抬,“嗯,鸿英的王总提到过想在新媒体这块着重发力,我这边献个丑,也准备了一个提案,大家一起看看,帮我们指正一下。”

  郑晓看了蔡总一眼,蔡至远微微一笑:“好好好,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小郑总监,不好意思啊,麻烦你帮我把这个放一下。”杨东文递给了郑晓一个 U 盘,转身又对大家说道,“老了老了,对这些高科技还是没有年轻人玩的溜啊,PPT 做的没有小郑总监好,大家主要听个思路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对着笑脸盈盈的杨东文,郑晓也不能说什么。帮他放好 PPT,只能坐回工位生闷气。郑晓气在三点:第一,杨东文对着公司另外几位总监都是王总监、李总监的叫着,唯独在郑晓的称呼前加了一个“小”字,一个字就让郑晓在杨东文面前矮了一辈;第二,杨东文参加了蔡总和鸿英地产王总的饭局,几个人在饭桌上就把策划方向定了,那郑晓这个策划部总监往哪里放?饭吃了就吃了,还特意在公司例会上拎出来说,杨东文是要告诉大家郑晓已经被排挤出决策层了吗?第三,行政秘书小敏就在后排坐着,平时蔡总也是叫她,他杨东文凭什么指使自己干活?

  郑晓当然知道杨东文在例会上做这番“表演”是为了哪般,自从上个月蔡总透露了想要设立一个分管内容策划、投放这一块的副总后,杨东文就处处都要压上郑晓一头。郑晓进公司早,策划部又是内容策划的核心部门,郑晓自然是这个副总的头号候选人,为了压倒郑晓,杨东文在周天召集几个得力手下加班加点赶制出了这份 PPT。

  郑晓微微一蹙眉,不悦从眉头一闪而过,立马恢复了平静。但就是这一闪而过的不悦也被精明的蔡至远看在了眼里,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说道:“杨总监,鸿英的王总也只是在饭局上顺口说了一句,主要的策划方向还是以上周五策划会上确定的为准。不过,你既然都准备了,那我们也多看看,大家也提供下不同的思路。”

  蔡至远原本是本市一家房地产龙头企业的业务经理,和广告公司接触多了,渐渐发现地产广告易上手而且来钱快。因为对于房地产这种动辄消费上百万的大宗商品而言,广告并不是主要的营销手段,一个楼盘卖得好不好,地段已经占了一半的因素,广告不过锦上添花而已。有了这个觉悟,蔡至远从地产公司辞职后,成立了这间广告公司,从甲方做到乙方,靠着之前积累的人脉,客户还是以房地产企业居多。借着渚州市房地产发展的春风,至远广告公司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蔡至远本人也赚的盆满钵满。

  鸿英地产算是至远广告公司的老客户了,这次在渚州市郊区新推出了一个公寓项目,以小户型为主,虽然离市中心较远,但就在地铁口,因此目标客户自然以那些买不起市区住宅的上班族为主。

  郑晓根据项目特点策划了两个广告片:一个是针对都市白领的,展现了一个白天忙于工作、下班后却突然被房东告知要卖房必须搬家的打工人形象,最后提出“专属小窝,自在天地”的广告词。其实这也是郑晓的心声,在渚州市奋斗了十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搬了好多次家,积蓄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渚州市房价增长的速度,上次跟着王总他们去看楼盘,郑晓也打听过这个郊区公寓的价格,想着开盘时找王总要个友情价,买一套小两房,也免了一直搬家的烦恼。另一个主要针对首付不多的年轻夫妻,主要展现家庭生活的温馨,提出“筑梦小家,安放大爱”的广告词。两个广告片会根据播放平台的不同做相应的增减,如在电视上播放,会剪一个三十秒的版本,在自媒体上就会压缩到十五秒左右。郑晓还根据这两个主题做好了平面设计草图。应该说,作为第一次提案,这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策划了,以郑晓以往的经验,甲方应该也比较能够接受。

  可杨东文却完全颠覆了郑晓的方案。杨东文提出因为这个楼盘主要面对的是年轻人,所以应该摈弃之前以拍摄广告片投放电视台为主的宣传方式,将重点放在抖音、小红书、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并借此机会推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人物——小英,杨东文为它设计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性格、生活背景,以此人物为核心贯穿到鸿英地产以后所有的项目宣传。

  应该说这是一个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方案。沉寂了片刻,蔡至远带头鼓起掌来,“好!虽然这个提案很前卫,鸿英的王总不一定会接受啊。但这个方向很好,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我们不仅要做广告公司,还要做咨询公司、品牌管理公司,要把我们的客户牢牢的吸引住!我看杨总监这个思路就很好啊!”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蔡至远转向右侧,带着一脸慈爱的微笑对着郑晓说道,“看来我们策划部要加油了,现在媒介部都可以拿出这种方案来 PK 了。”又转头对着众人说道,“不过这也正说明我们公司的强大啊,人人都能提案,还愁拉不到单吗?”说完转向左侧对杨东文说道,“杨总监这次有些越俎代庖了啊!不过本职工作也不能松懈啊,好的策划要有更多的媒介投放渠道做支撑啊!”

  蔡至远对自己的总结发言很满意。每到这种时刻是他觉得作为一个公司老总最有趣的时刻,平心静气地看着眼前这群人争斗,自己左边敲打一下、右边又提一把,奋斗了大半辈子,年过五旬的蔡至远恍惚觉得自己像古时君临朝堂的王者。

  郑晓心里暗流涌动,但面上却不能表现出半分,“是是是,我们策划部还要多多努力,以后还要多向杨总监这样有经验的前辈学习,争取拿出更多让客户满意的提案。”

  杨东文十分得意,面上却也不表现出半分,一脸谦逊地说道,“哪里哪里!我这是门外汉,瞎猫撞上死耗子,刚好想到了。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我们至远的蛋糕做大,大家才能吃得更饱么!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纷纷附和,杨东文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郑晓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办公室,刚刚坐下,手机就响了。

  “你在哪儿呢?”是母亲刘玉芹打来的电话。

  郑晓:“这个点肯定上班呢,怎么呢?”

  刘玉芹:“哦......你在省城大医院有没有熟人啊?妈妈一个朋友生病了,想去省城医院看看。”

  郑晓最烦刘玉芹这种熟人思维,什么事情最先想到的就是托关系找人,“妈,我是拍广告的,去哪儿认识什么名医啊,谁病了啊?”

  “妈妈的一个朋友,你不认识的。”沉默了片刻,“那你朋友什么的,有没有认识的?帮我打听一下。”

  “那总得有个方向吧,你朋友得了什么病啊?”郑晓起身关上了办公室的玻璃门,坐回旋转座椅上,右手用力地揉着太阳穴。

  电话那头刘玉芹沉默了很久,一字一顿,说的缓慢而郑重:“肺癌。”

  听刘玉芹的语气,郑晓猜想或许是她的男朋友吧。郑晓初中时,父母离婚,母亲刘玉芹在江芷县开一家饭馆拉扯郑晓长大,刘玉芹这些年断断续续也有过不少男朋友。但母女俩的默契,这些男朋友刘玉芹从未正式介绍给郑晓认识过,郑晓也不过问。

  郑晓:“好,我尽量帮你打听下肺癌方面的医生。”

  电话那头的刘玉芹叮嘱郑晓一定尽快打听,明天给自己回电话。

  挂了电话,郑晓迅速的在大脑里搜索关于肺癌的医生,她发现自己只能想到韩剧主角们得了癌症去世后,另一半悲痛欲绝的脸。郑晓摇了摇头,摆脱这些悲伤的画面,又投入到手头的工作里。

  刚刚修改完几页 PPT,策划部的江慧敏敲门进来了。江慧敏今年 28 岁,身材微胖,留着一个齐刘海,笑起来脸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江慧敏:“郑总,刚刚媒介部的 Cindy 找到我,要我把鸿英的方案交给她,说是大蔡总说了,这个案子由他们媒介部来做。”为了区分蔡至远和蔡靖宇,大家私底下都叫蔡至远为“大蔡总”,蔡靖宇为“小蔡总”。

  郑晓听完“啪”的一声把手里的鼠标摔在了桌上。“不要理她,我来处理。”郑晓丢下这句话,站起来就走出了办公室。

  早春的渚州市还有些寒意,郑晓穿了一件藏蓝色的大衣,高跟鞋踩在大理石瓷砖上“哒哒哒”仿佛踏马出征,大衣的衣角随着郑晓的步伐飞了起来,她多希望自己此刻能化身为古代的剑客,手持长剑,衣角飞扬。

  郑晓没有敲门直接推开了杨东文办公室的玻璃门,劈头盖脸的问道:“杨总监,蔡总什么时候说了鸿英的案子你们来做?什么时候公司规定策划案是媒介部牵头的?”

  杨东文嘴角挂着一如既往的微笑,眼神里却透着不屑,提高了音量说道:“哟!小郑总监这无名火是从哪里烧起来的啊?大家都是同事,有话好好说嘛!”

  杨东文的话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郑晓干脆拉过来一把椅子坐下,也提高了音量:“你们部门的 Cindy 说的,鸿英的案子以后归媒介部来做了。”

  杨东文:“误会误会,是 Cindy 理解错了,我只是让他去找你们把鸿英的案子拿来学习一下,毕竟后天就要给鸿英的王总看方案了。”

  郑晓紧咬不放:“蔡总说了吗?后天的提案媒介部来做?”

  杨东文:“这种小事就不要麻烦蔡总了吧,我们两个部门精诚合作,服务好客户不是最好的嘛!”

  郑晓:“你想怎么个合作法?”

  杨东文:“媒介投放方案自然是我们部门来做,策划案么,你刚刚也看到了,大家对我们提出的策划方向都很感兴趣,我想要不把目前你们做的策划案和我们提出的方向融合一下。”

  “融合?谁来融合?最后提案算谁的?绩效算在哪个部门?我们还是一起去找蔡总,定一个合作方案为好。”郑晓说完便站起身来。

  杨东文看郑晓的架势知道今天她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也装作不情不愿的样子跟着她来到了蔡总办公室。可心里却嘲笑郑晓天真,为一个案子吵到领导那里,只会让领导更加厌烦你,她郑晓还真以为公司离了她转不了么?!

  一进蔡至远的办公室,杨东文就抢先说话了:“蔡总,您看小郑总监真是年轻火气旺,我正在跟她探讨鸿英的案子了,她非得拉我来找到您,您这么忙......”杨东文说完斜眼瞟了郑晓一眼。

  郑晓也不接杨东文的目光,眼睛平视着蔡至远:“蔡总,鸿英的案子到底哪个部门来做?您还是给个明确的指示比较好。”

  其实二人一起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蔡至远就猜到了他们为何事而来。自打杨东文进入公司就和郑晓气场不太对,两人也时常有些纠纷。蔡至远私下打听过,有人说是杨东文有一次在酒桌上想占郑晓的小便宜,被郑晓当众给了脸色;也有人说是郑晓看不惯杨东文四处拉关系混饭吃的做派。不管是什么原因,从蔡至远的角度来说,自然是希望看到二人精诚合作为自己赚钱,所以他一开口就准备“和稀泥”。

  蔡至远:“东文,不能说小郑火气旺,她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这是全公司上下有目共睹的。这次鸿英的案子,你的思路是很不错的,不过具体落实还是有些欠缺,我的意思是方案还是策划部这边来做,你提供下思路,帮他们把把关。”

  杨东文唯唯诺诺地点着头,郑晓却不肯就此罢休:“把关?怎么定义?方案最终的决定权在杨总监手里吗?”

  蔡至远:“倒也不是这么说。”

  郑晓:“那怎么说?”

  蔡至远做沉思状,也不看二人。

  见蔡至远、杨东文都不说话,郑晓只得先开口了:“我建议方案两个部门分开来做,杨总监按照他的思路做,我们按照之前的方案做,后天由鸿英的王总来定,选中哪个方案这个案子的绩效就算在哪个部门。”

  杨东文:“这不合适吧,哪有客户出一份钱,我们给两个案子的做法?这以后客户都要这种超标待遇我们可怎么办啊?”

  郑晓心里正憋着一口气,也不给杨东文情面:“这超标待遇也是你开的头啊?以往各个部门对策划有建议,都是找到策划部,是你先另起炉灶做了方案的,怎么现在又成了我在搞超标待遇啊?”

  杨东文被郑晓怼的说不出话,一向随和亲切的笑容也消失了,转头对着蔡至远说道:“蔡总,你听听,她这是什么态度?我不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吗?”

  蔡至远觉得自己刚刚坐在会议室里坐山观虎斗的乐趣荡然无存了,他又变回了那个费力维系着平衡、操碎了心的民营企业小老板。他知道杨东文为什么要在公司例会上拿出方案,也知道郑晓为什么如此气愤,但他不想去理会这些,他只想让他们去较量、去博弈,最后给他送上精彩的方案和白花花的钞票。蔡至远知道此刻自己不想理会也不得不理会了,蔡至远是了解郑晓的,他看着郑晓从懵懂无知的大学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能为他带来百万订单的策划总监,多少奇葩的甲方要求,郑晓都咬着牙应承下来,她的执着和坚韧让蔡至远印象深刻,所以今天这件事,不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郑晓是不会走出自己的办公室的。

  蔡至远终于接过了郑晓的目光:“好,就按你说的办,你们同时去准备提案吧。郑晓你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向,东文你们侧重新媒体这块。”

  杨东文:“可蔡总......这对公司的资源是多大的浪费啊......”

  蔡至远摆了摆手,打断了杨东文的话。杨东文只好低头准备离开,可他瞥见郑晓没有要走的意思,便也原地不动。

  郑晓:“蔡总,我有点私事想麻烦您一下。”

  这句话明显是说给杨东文听的,杨东文心里又转过了无数个念头——刚刚在例会上蔡至远明显是偏向自己的啊?怎么现在又一味的听郑晓摆布?难道二人有不可告人的关系?怪不得郑晓三十好几了不结婚也不见有个男朋友......

  蔡至远看了杨东文一眼,手向上一抬,做了个请他出去的手势,杨东文只好走了。

  郑晓见杨东文走远了,这才开始说话:“蔡总,我想问问您认不认识治疗肺癌这方面的医生,我妈的一个朋友病了,想来渚州看看。”

  蔡至远知道郑晓的父母很早离婚了,她由母亲拉扯大,也关切的问道:“肺癌啊?这么严重,一时间我还真想不起谁来,你别急,我帮你打听一下啊。”

  郑晓:“没什么,您要是不麻烦帮我打听一下就成。”

  “好,没问题,这就帮你打电话问下。”蔡至远迅速的拿起手机打开通讯录查找。在这方面,蔡至远是个很有人情味的老板,只要是公司的员工,婚丧嫁娶,他都会送上问候和礼金。在市井里摸爬滚打的蔡至远最清楚,即使自己平时给工资给奖金抠一点,但关键时候的一声问候一点帮助是很能收买人心的。

  蔡至远打了几个电话,了解到癌症这块渚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全国都是权威,但里面的医生蔡至远也是一个都不认识,但蔡至远郑重的对郑晓承诺自己一定尽力打听。郑晓匆匆道谢后退出了蔡至远的办公室。

  整理完手头的策划案,走出办公室时已是晚上 8 点多,初春时节天黑得早,月亮已经悬在半空。“今天走的还算早,去看看赵倩吧。”郑晓心想。

  郑晓坐在车里给赵倩打电话,响了很久,终于接通了,“干嘛呢?”

  “能干嘛?!哄孩子呗。”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嘈杂,有孩子的嚎哭、大人的喊声,还有争吵声。赵倩是郑晓大学的室友,在渚州市一家叫《渚州健康》的地市级杂志社做编辑,三年前结婚,刚刚生了小孩,在家休产假。

  “那算了,你有空帮我打听下渚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医生。”郑晓扯开了嗓子喊到,喊完环顾了一圈停车场,自己都觉得害臊。

  可赵倩还是没听清郑晓的话,“什么医生?你发微信给我。”说完匆匆挂了电话。

  “你帮我打听下渚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哪个医生看肺癌比较好。我今天不用加班,来看看你?”“嗖”的一声,微信发出去了。

  “行,问到我回你。我这太乱了,等我有空去看你。”微信语音里赵倩的声音充满了疲惫。

  无处可去的郑晓心里突然空落落的,每个人都是在这尘世里奔忙的人,白天大家都在稀泥地里搏命,晚上人潮散去,泥土风干,心也冻住了似的。

  郑晓摆摆头,抛开了这个灰暗的想法,一脚油门将车开出了车库,发动机的轰鸣像一把利剑,划破地下车库沉闷的空气。

《异乡人》相关文章

更多章节

佚名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

更多

© 2024 WWW.YUZ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