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文学网
拉尔菲克里斯蒂安·怀特 全息玫瑰碎片完结版在线阅读

全息玫瑰碎片

作者:威廉·吉布森

主角:拉尔菲克里斯蒂安·怀特

分类:短篇

连载中 | 2024-06-24 16:55:14

在线阅读 下载阅读

爆火好文《全息玫瑰碎片》是来自作者威廉·吉布森所著作的短篇类小说。主人公拉尔菲克里斯蒂安·怀特,小说主要讲述在大脑中为客户存储敏感数据,与赛博海豚对话,出售冲撞奔腾的梦境,在夜城上方的金属海洋浪尖狂舞不休……阅读吉布森,就像观看了一场场画面感十足的电影。在这部小说集中,威廉·吉布森开创了令他日后备受赞誉的世界。本书是赛博朋克文学宗师威廉·吉布森惟一的一部短篇杰作选,收录了他早期创作的十篇科幻短篇小说。简短诗意的处女作《全息玫瑰碎片》,像DNA般预示了他未来作品的基本特征:编码记忆、虚拟体验、亡命之人、梦境、性;《约翰尼的记忆》营造出黑***和侦探小说般的冷峻风格,使其成为赛博朋克文学的标志性作品之一;《整垮珂萝米》创造了“赛博空间”,为“赛博朋克圣经”《神经漫游者》的诞生埋下伏笔。除此之外,都市奇幻、太空探险、人机交互等题材的小说也收录其中。这些短篇小说展露出威廉·吉布森在八十年代震动科幻文坛时期,蕴藏的巨大能量与才华,他以超越时代的想象力革新科幻文学,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怪 民国 神仙妖精 神话

《全息玫瑰碎片》精彩内容

1986年首版前言

布鲁斯·斯特林

如果说诗人是这世上有实无名的立法者,那科幻作家的角色可能就是宫廷里负责逗乐的弄臣。我们是聪明的小丑,能上蹿下跳地活跃气氛,在众目睽睽之下,边抓耳挠腮,边口吐预言。我们可以视宏大的想法为掌中玩物,因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低俗出身让我们看似人畜无害。

科幻作家可以尽情发挥——我们有影响力,但不用承担责任。很少有人会真把我们当回事儿,但我们的想法能以文化的名义四处渗透,犹如本底辐射,传播于无形。

然而,令人悲伤的真相是,近些年来,科幻已经变得了无生趣。任何形式的流行文化都日渐消沉;只要人类社会打个喷嚏,它们就会集体感冒。如果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科幻是困惑的、封闭的、陈腐的,它当然也很难令人为之称奇。

但威廉·吉布森是预示着好事将至的先驱人物之一。

吉布森短暂的写作生涯已经注定了他会成为八十年代科幻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神经漫游者》一鸣惊人,包揽1985年科幻领域的所有奖项,展示出吉布森在触动社会神经上无可匹敌的能力。它产生的影响激动人心,将这一文学体裁从固守教条的沉睡中唤醒。科幻,仿佛结束冬眠的兽,从洞穴里踉跄爬出,沐浴在现代思潮的阳光下。它消瘦、饥饿,脾气也不太好。不过从此刻开始,一切都将不同。

你手中的这本集子,囊括了吉布森迄今为止创作的所有短篇小说。能够见证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惊人的快速成长过程,这样的机会实属罕见。

我们从他在1977年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全息玫瑰碎片》里,就已经能看出他选择的方向。吉布森的典型特征已经成形:将现代流行文化、高科技和先进的文学表现手法融于笔下,共同构成了他作品的复杂属性。

吉布森的第二篇短篇小说《根斯巴克连续体》则表现出他有意识地瞄准步履蹒跚的传统科幻开火。它是对顶着“科学小说”之名的狭隘的技术崇拜发出的致命一击。我们能看到,这位作家明确知道自己的基本立场,并准备发起一场彻底的变革。

吉布森紧接着又继续创作了“蔓生都会”系列:《约翰尼的记忆》、《新玫瑰旅馆》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整垮珂萝米》。这些小说刊登在了《奥秘》(Omni)杂志上,它们所展现出的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实际上为科幻这种类型小说树立起新的标杆。这些信息量巨大、繁复华丽的巴洛克式小说值得反复品读,其中蕴藏着犀利的观点、无望的***和逼真的细节。

这些短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所描绘的那个令人印象深刻又自洽可信的未来。我们很难高估这样做的难度有多大,很多科幻作家多年来一直避开这种创作角度。作家们的集体逃避行为造成了后末日科幻、剑与魔法奇幻,以及永远盛行的太空歌剧(里面的星系帝国秒变野蛮社会)的大量涌现,这可不是什么吉兆。所有这些亚类型小说,都是作家们急于避免跟现实中的未来产生任何瓜葛的产物。

然而,在“蔓生都会”系列的短篇小说里,我们能辨认出一个基于现代社会精心构建的未来。从它自身的角度去看,它是多面的、复杂的和完整的。它是基于一套新的出发点去创作的,而非机器人、太空飞船、核能奇迹之类的陈腐套路,它着眼于神经机械学、生物技术和通信网络,诸如此类。

吉布森基于事实去推演的写作技巧属于经典的硬科幻流派,但他的表达方式却是纯粹的新浪潮。硬科幻里的角色通常是毫无热情的技术宅和坚守原则的“全能之人”,而吉布森笔下的角色却是一群失败者、诈骗犯、无名之辈、被遗忘之人和精神错乱者。我们能看到他笔下的未来有多么真实,好像那的确发生过,而不只是干巴巴的推测。

吉布森终结了曾影响深远的“根斯巴克式”(1)的故事原型,后者的代表作是《大科学家拉尔夫124C41+》(Ralph124C41+),故事的主角是个恪守传统的白人中产技术官员,他为芸芸众生带来了超级科学的福泽。在吉布森的作品中,我们则置身街巷之间,满身是汗,精神紧张,为了生存而挣扎,高科技是其中贯穿始终的下意识哼唱,“仿佛一场错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实验,实验设计者是一个无聊的研究员,他的大拇指一直按在快进键上”。

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大科学”不是让过时的儿童科普节目主持人“怪才先生”为之惊叹的东西,它是一股无处不在的权威力量。它是一团穿过人群的变异辐射,也是一辆冲上陡坡的载满乘客的国际客车。

这些故事清晰地描绘出吉布森对现代社会的预言。他基于事实的推演非常明确地展示出,社会变革正如不远处隐藏的冰川一样,即将出场。这个极度不祥的庞然大物正悄然滑过二十世纪晚期的水面,它的体积之大,威胁之高,令人难以想象。

很多科幻作者在面对这一潜在的威胁时,都选择举手投降,做好了沉船的准备。虽然没人能指控吉布森在潜意识里更偏向积极乐观的观点,但他的确没有缴械投降。这是八十年代新兴科幻流派萌芽的又一显著标志:末世论开始变得乏味。吉布森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苦恼和焦虑上。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睁大双眼,直视前方,正如阿尔吉斯·巴崔斯(2)所说的,吉布森不惧怕啃硬骨头。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另一迹象也表明,吉布森正在逐渐得到科幻界的认可:他能够自如地与其他作家共同创作小说。这本短篇集中就有三篇他与他人合著的作品。其一是一篇罕见的佳作《酒吧里的归栖者》,这篇黑暗的奇幻小说里充斥着疯狂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其二是《红星,冬季轨道》,这是一篇近未来科幻小说,精心构建出来的故事背景细腻而逼真,带着八十年代科幻典型的全球化、多元文化的视角。其三是《空战游戏》,此篇极度富有感染力并且残酷扭曲,是吉布森笔下的低生活搭配高科技的经典组合。

我们从吉布森的作品中,听到属于八十年代的科幻流派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不是只会拍桌子的革命者,而是务实肯干的改进者。他不落窠臼,为科幻这一类型文学带来了一股新风潮:技术与时尚日渐融合,这怪异的搭配构成了八十年代独有的文化。吉布森对偏离主流文学的异类创新分支怀有强烈的喜好:勒卡雷(3)、罗伯特·斯通(4)、品钦(5)、威廉·巴勒斯(6)和杰恩·安妮·菲利普斯(7)),都是属于这些分支的典型作家。他也是J.G.巴拉德(8)提出的“隐形的文学”观点的拥趸,这种观点认为,科学报告、政府文件和专业化广告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在潜意识里塑造了我们的文化。

科幻文学靠着体内囤积的脂肪度过了漫漫寒冬。吉布森和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远大志向的新兴作家一起唤醒了这一文学体裁,让它在春日里开始重新寻找新鲜的食物。这对我们所有人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梁涵译)

(1)雨果·根斯巴克(HugoGernback,1884—1967),美国作家、发明家、科幻杂志编辑,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的“雨果奖”即以他的名字命名。——本书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译注

(2)阿尔吉斯·巴崔斯(AlgiBudry,1931—2008),立陶宛裔美国科幻小说家、编辑和评论家。

(3)约翰·勒卡雷(JohnleCarré,1931—2020),英国著名间谍小说家,著有《柏林谍影》、“史迈利三部曲”等。

(4)罗伯特·斯通(RobertStone,1937—2015),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亡命之徒》《黑发女大学生之死》等。

(5)托马斯·品钦(ThomaPynchon,1937—),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著有《万有引力之虹》等。

(6)威廉·巴勒斯(WilliamBurrough,1914—1997),美国作家,“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创始者之一,著有《裸体午餐》等。

(7)杰恩·安妮·菲利普斯(JayneAnnePhillip,1952—),美国小说家、教授,著有《云雀与白蚁》等。

(8)J.G.巴拉德(J.G.Ballard,1930—2009),英国著名作家,著有《撞车》《摩天楼》《太阳帝国》等。

《全息玫瑰碎片》相关文章

更多章节

威廉·吉布森其他作品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

更多

© 2024 WWW.YUZCW.COM All Rights Reserved.